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时尚休闲网
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里,每30秒下线一台新车;潼南区尼古拉科技产业研究院中,大容量纳米固态钠离子电池进入试生产阶段;梁平区赛美康公司GPP芯片生产项目正加速建设……行走在3月的巴渝大地,一幕幕火热升腾的制造业图景跃然眼前。
作为制造业重镇,重庆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突出位置,锚定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目标,从创新赋能、结构优化、数字化转型等多个维度,系统性推进制造业重塑,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新动能引发新产业
气凝胶是国家基础战略性前沿新材料。在位于重庆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化学华陆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3条气凝胶复合材料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公司党支部书记韩志伟介绍,公司在长寿区布局建设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材料研发制造基地,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投用,年产能规模5万立方米,产品在石油化工、城市热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
长寿区锚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这一目标,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科技创新,现代化新材料产业体系初步成型。长寿区政协副主席、区经济信息委主任刘兴波介绍,该区目前已集聚新材料企业近200家。
重庆迭代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在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卫星互联网、生物制造、元宇宙、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集群,高能级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速形成,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在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抗体药物研发中心,公司总经办总监陈韵竹告诉记者,公司在全国拥有3个抗体药物研发中心,建成抗体药全产业链技术平台,目前有9个前沿产品进入临床试验,其中1个产品加快申报上市,有望填补国内空白。如今,智翔金泰公司所在的重庆国际生物城已经入驻100多家生物医药产业链企业,在研创新药物达53个。
前不久,总投资130亿元的海辰储能重庆制造基地项目在铜梁区投产,标志着重庆新型储能产业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在项目带动下,我们引进了江苏厚生、河北兴恒等9个配套项目,加速构建全链条产业集群,打造西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新高地。”铜梁区经济信息委主任陈瑜说。
高质效激发新技术
在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快速运动物体高精度成像和智能化识别一直是业内难题。近日,重庆中科摇橹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突破相关技术壁垒,推出了3D超高速线激光轮廓智能相机。公司董事长郑道勤说,他们的创新性技术和产品在100多家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改造中得到应用。
重庆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上持续加力发力,一批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去年我们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311项、‘卡脖子’技术问题60项。超级智能汽车平台SDA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实现突破。”重庆市科技局局长明炬说。
当前,重庆正聚力打造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四大科创高地,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16个重要战略领域,构建“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加快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金凤实验室是重庆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目前,实验室已引进科研团队40个,建成纳米合成平台等8个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平台,取得多项全国首创的科技创新成果。”重庆金凤实验室副主任徐辉介绍,他们正围绕“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诊断”核心任务,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促进生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跨界融合,全力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
除了布局建设实验室,重庆还积极创建轻金属、卫星互联网应用、页岩气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布局企业牵头、产学研协同的17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形成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4个国家高新区带动、12个市级高新区支撑的发展格局。
数字技术赋能下,“重庆制造”加速迈向“重庆智造”。作为重庆工业大区,渝北区已建成了57个数字化车间。“经过数字化改造,公司人力成本降低30%,产能提升了3倍,能源利用率提升30%,产品合格率提升到99%。”重庆驰骋轻型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新活力带来新生态
毫焦级高能量光纤激光器、新一代超距毫米波雷达、超算中心……重庆明月湖畔,两江协同创新区的创新馆展厅内,一大批最新的前沿科技成果集中展示。创新馆之外,30平方公里的协同创新区里,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等50家科研院所聚集于此。
这些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科研院所为何在此汇聚?答案在于两江协同创新区营造了“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我们坚持走‘科创+产业’发展道路,不断完善共享平台服务、科创服务、孵化育成服务等多个配套服务体系,打通科技、产业、金融、人才连接通道,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打造产业创新高地。”两江协同创新区公司副总经理郑惊说。
重庆积极营造协同高效、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支持,推动优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重庆璧山区打造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的创新生态社区,为企业提供科研、孵化、中试、办公等服务,构建起资源集聚、要素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闭环。璧山现代工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傅静介绍:“创新生态社区目前与川渝20余所高校、33家科研院所和领军企业建立合作,成功孵化39家高科技企业,涵盖智能制造、新能源技术等多个领域。” (经济日报记者 吴陆牧)
上一篇: 海口打造“演艺之城”拉动消费
下一篇: 四川绵竹:打造产业集群 激活发展动能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