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电动车之乡”:“两轮”行稳,“四轮”致远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动态 > 社会热点新闻

无锡“电动车之乡”:“两轮”行稳,“四轮”致远

Alt text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时尚休闲网

  来到江苏无锡市锡山区,以安镇街道为中心转一圈,仿佛进入了电动自行车的世界:路边零件销售商鳞次栉比,园区企业厂房星罗棋布,沿街各式电动车川流不息……

  “全国每3辆电动车,就有1辆锡山造。”无锡市锡山区工信局副局长顾仲明说,锡山拥有电动车整车企业190家、配套企业450家,年产量1500万辆,去年营业收入达570亿元。

  一连串数据勾勒出这座“电动车之乡”的蓬勃图景。而记者在走访中也观察到,锡山借两轮车积蓄的先发优势,正在大力布局新能源、车联网等产业,从“两轮”起步,向“四轮”冲刺,发展引擎动能澎湃。

  两轮车要“跑”出千亿产业

  “世界电动车看中国,中国电动车看江苏,江苏电动车看锡山。”电动自行车界流传的一句话,可见锡山电动车产业地位。顾仲明介绍,规模大、集聚度高、产业链完整让锡山成为全国最大电动车整车生产研发基地和零部件集散地。

  在位于锡山大道的锡山电动车产业园,一眼能看见行业龙头雅迪的总部;马路对面,是业内首家A股上市公司新日;再往前走数百米,是台铃、小刀等企业。数据表明,全国电动自行车整车企业前10强中,有6家落户在锡山。这些企业还带动控制器、减震器、车架、电机等大批上下游企业就近协作配套。

  从充电1小时行驶200公里的石墨烯电池,到远程监控车辆状态的智慧平台,再到集成导航、娱乐等功能的液晶操作模块……雅迪公司执行董事沈瑜表示,在锡山,这些诞生于城镇化浪潮、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小电动”,正朝着个性化、高端化、国际化蜕变。

  目前,锡山电动车企业已出口至东南亚、南美、东欧、北美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雅迪、新日、爱玛等企业还“组团”参加各级展会“走出去”。近3年来,锡山电动车及零部件产业外贸出口额保持超30%的年增长速度。

  锡山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产业集群+特色专业园区”的思路,锡山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千亿级电动车产业集群,进一步擦亮锡山电动车制造高地和品牌高地辨识度。

  锡山的底气何在?

  锡山区电动车产业的繁荣非一蹴而就。

  20世纪90年代,摩托车风靡全国。而彼时,位于长三角腹地、苏南中心地带的锡山,乡镇工业发展如火如荼,大批摩托车和配套厂商如雨后春笋涌现,锡山成了国内知名摩托车生产基地。

  “后来城市禁摩和市民节能意识不断增强,摩托车生产逐渐走下坡路。”顾仲明说,这时电动车“逆袭”而生,凭借大量零部件生产经验、技术工人和设施配套,许多摩托车厂商开始研发电动车,并依托原有销售渠道迅速占领市场。到2004年,江苏全省的电动车产量有一半来自锡山。

  政府持续有序引导,让锡山电动车产业逐渐形成集群和创新优势。借力国家级摩托车及零部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无锡轻型多功能电动车产业基地等“国字号”品牌,锡山重点电动车企业累计拥有超千项专利,每年推出逾百个新品。

  2020年上旬,“中国造”电动自行车在美国市场销量暴增。《纽约时报》刊文称“两轮电动车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它们值得。”

  “未来5到10年,电动车出口或将出现快速上涨态势。”江苏省自行车电动车协会名誉理事长陆金龙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国外消费者出行理念正朝着“绿色、单独”方向转变,电动车出口潜力巨大。

  向新赛道加速进发

  今年夏天,一场颇具规模的新能源新消费活动在锡山区当地商业综合体举行,作为无锡唯一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品牌,华晨新日携新款纯电动乘用车参展,吸引不少目光。

  马路两侧各设厂房,一边造两轮电动车,一边造四轮电动汽车,这是昔日电动自行车巨头新日的转型之道。“我们了解普通市民的出行需求,在推广渠道和售后服务上拥有大量资源优势,同时我们的品控要求非常高,对‘电’很熟悉。”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华晨新日工厂一期占地近400亩,拥有完整整车产线,可年产10万辆纯电动汽车。

  新日的“换道”在锡山有迹可循。在与当地最大的汽车交易市场一路之隔,有全国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展示着四轮车的未来和可能。而《无锡“十四五”车联网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锡山区要“强化路侧基础设施领域能力,提升整体解决方案和应用服务水平,推进传统电动自行车企业向无人车、智能车转型升级。”

  “从发展两轮电动车到四轮电动汽车,其实是一脉相承的,都离不开浓厚产业氛围和持续创新。”无锡力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强说,把“产业氛围”提起来,是做大产业的关键一步,力神项目有望吸引动力电池领域1000人以上的人才团队,助力锡山新能源产业链环境更上一层楼。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锡山区委书记方力表示,要加快把项目建设的成效转化为今天的增长、明天的产出和未来的实力,为锡山新能源产业链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撑,为锡山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好风凭借力,乘势上青云。也许锡山在“四轮”赛道上,也能“跑”出一片天。   (本报记者何磊静)





上一篇世界杯前夕“义乌制造”出口忙

下一篇上海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